close

這回打著「人怪畸戀」響亮招牌,輔以精緻美術和音樂設計榮獲奧斯卡最多項提名的《水底情深》,披上了《小美人魚》的影子,融合諸多童話元素,吹出一顆任何人都不忍戳破的美麗泡影。綜觀近幾年挑選最佳影片風向,容括千百萬種議題的《水底情深》自然聲勢鼎大;然而於一部作品中探討太多子題,難免碰上「樣樣通、樣樣稀鬆」的窘境。

倘若需用一針將片中的殘缺愛、同性愛、位階差距等主題全數串接,我認為沒有比「孤寂」更適合,更令人心碎的答案了。盤點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他筆下如夢似幻的故事似乎都與「孤獨」脫離不了關係;《醜小鴨》、《糖果屋》和《賣火柴的小女孩》,裡頭主人翁都曾面臨不同形式的孤苦無依。而如何不俗爛地將「孤寂」圓融成富有童趣意象的歡樂結局,便是一門偌大的學問。

誰不在孤獨渦旋中打轉?

被鴨子唾棄的天鵝,遭父母拋棄的兄妹,以及和祖母天人永隔的少女;這些經典童話角色受盡的委屈,肯定不輸因物種差異而無法與王子相戀的小美人魚。回顧《水底情深》,劇中天生殘缺的啞女艾莉莎以及被視為妖魔的水怪固然彷如宇宙中的塵埃,然而圍繞他們左右的綠葉,又何嘗不正與寂寥奮力抵抗?

首先不得不提劇中最讓我心疼的鄰居大叔吉爾斯;他不只年老禿頭,性向不被社會接受,連鍾愛的藝術創作也不受賞識。為了擺脫寂寞纏身,他吞下噁心的檸檬派,卻換來無情回絕;他沒日沒夜的繪畫琢磨,得來的仍是百般敷衍。到了如此年紀卻仍擁有一顆富饒的心,在我眼裏反而讓吉爾斯看上去更為可憐——這是夢與現實差距的殘酷體現,而吉爾斯不是這本童話故事書的主角,所以不配擁有小美人魚的美好結局。

由奧塔薇雅史班森飾演的好閨蜜莎爾達雖表面看似無憂無慮,甚至扮演著劇情前半段的「笑星」角色;不過從她和艾莉莎抱怨丈夫的字裡行間,以及最後困於客廳命在旦夕的場景,都能輕易看出她的婚姻失敗透頂。史班森自稱這部片濃縮了她在《姐妹》以及《關鍵少數》中的角色性格,然而我卻覺得更像她在《天才的禮物》中保護數學天才女童的樂天鄰居;儘管知其命,卻仍毫無保留的付出自己。

渴望報效祖國,卻因自身「科學家精神」而無法下手摧毀水怪的蘇聯間諜德米特里,在故事中的「孤寂」,則不僅僅屬於自己,更盛載了整個冷戰時期兩大強權間鬥爭的壓力。他必須效忠冷血的祖國,同時還得在囂張美國佬面前裝模作樣;更慘的是,這兩大頭頭都對他下了違反個人意志的命令!麥可斯圖巴細膩地將三方角力所衍生的無奈與心靈層面的寂寞,完美表現,令人信服。

最後要點名的惡霸李察上校,說劇本寫得有瑕疵,或是麥可夏儂將角色詮釋地過於平面,好像都說得過去。不過我想探討的不是反派笨不笨(他真的被寫得有點笨)以及為什麼他沒有更快擒住嫌犯,而是刻意拉進來,卻顯得有些無力的家庭線,究竟有什麼潛在用途?一幕令人匪夷所思的夫妻性愛畫面起初也搞得我滿頭問號,不過若將此幕與中段出現的病態性邀約擺在一塊兒看,便可推敲出這男人心靈上的匱乏。需要用肉慾建立連結,以買車(物質)滿足妻子的人,就如同困在牢籠中的巨獸,喪失與外界的溝通能力,無依無靠。

童話故事般的結局

「童話故事般的結局」這說法老套的要死,不過《水底情深》卻證明了安徒生與格林兄弟魔力的重要性。上述所有極其孤單,不滿於現狀的配角,在片末似乎都沒有迎向夢想中的光明;唯有艾莉莎幸運地獲得上天眷顧,被賜予她夢寐以求的王子。我想,孤寂不是童話故事的專利,而是在茫茫人海中,你我必將碰上的藩籬;只可惜能像艾莉莎一樣穿著紅鞋,如同桃樂絲一樣找到回家路(歸屬)的幸運兒,只佔少數。

《水底情深》究竟能不能以最多項提名之姿,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再下一城,令人期待。若說「政治正確」與得獎電影真的有直接對應關係,那麼探討黑人歧視的《逃出絕命陣》,揭開警官迂腐的《意外》,描繪同志戀情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還是以童話包裝的黑色渦旋大熔爐《水底情深》更有機會在影史留名呢?

arrow
arrow

    Billy 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